設為首頁 | 收藏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推薦

12月1日起施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修訂)》公布

2023年11月16日

11月15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召開發布會,公布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修訂)》,這是該條例自1988年制定以來的第5次修改,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洱海保護管理條例與現行條例保持一致,共八章60條。新修訂案例將現行條例中的“入湖河流”表述統一修改為“入湖河道”;將現行條例中的“一級保護區保護管理”“二級保護區保護管理”“三級保護區保護管理”名稱對應修改為“生態保護核心區保護管理”“生態保護緩沖區保護管理”“綠色發展區保護管理”,各區保護管理范圍、邊界、面積沒有改變;為與“三區”對應銜接,增加了“兩線”的表述內容,即核心區邊界線為湖濱生態紅線,緩沖區邊界線為湖泊生態黃線。第二十條增加了第二款“生態保護核心區實行正面清單管控,生態保護緩沖區實行負面清單管控,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編制并組織實施”的內容。

新修訂的條例進一步補充完善禁止性規定,其中生態保護核心區禁止12項,生態保護緩沖區禁止10項,綠色發展區禁止14項,合計禁止36項。第四十七條生態緩沖區增加兩項禁止性行為:禁止建設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項目;禁止新建除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排污口以外的入河排污口。

同時,明確法律責任,對禁止性行為進行相應處罰,例如,針對洱海湖區和流域范圍內經常出現的違法放生行為,條例第五十五條第四項規定: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林業和草原農業農村等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捕回、找回釋放或者丟棄的外來物種,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針對洱海湖區和流域范圍內屢禁不止的偷撈濫捕行為,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第二項規定: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方法或者禁用的漁具、捕撈方法和網具進行捕撈的,由相關縣(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處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漁具,吊銷捕撈許可證,情節特別嚴重的,可以沒收漁船。

此外,條例根據基層干部和洱海沿湖群眾反映較為集中的問題,進一步明確生態保護核心區原住居民逐步遷出問題,在第三十四條第二款增加了“暫不具備退出條件的,嚴格管控,做到垃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確保不讓垃圾、污水入湖”的內容。

按照生態優先、保護第一原則,以及實事求是、“一湖一策”的要求,條例第二十二條增加了第二款“鼓勵單位和個人深入挖掘大理歷史文化內涵,充分發揮蒼山洱海自然風光、大理歷史文化等資源優勢,依法依規適度開展游覽觀光、文化娛樂活動,開發特色文化旅游產品,推動大理國際旅游名城建設”的內容。

在四十余年的地方法治建設中,大理州逐步制定完善了針對洱海保護、蒼山保護、海西保護、濕地保護、村莊規劃建設、鄉村清潔等7部條例,各條例之間管控范圍和管控措施互有交叉,并疊加執行,共同構成蒼山洱海一體化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大理地方生態文明建設法治體系,對推動洱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為全國城市近郊湖泊保護立法提供了大理經驗。


來源:云報客戶端

編輯:孫于晨

責編:劉宇

終審:李猛



囯产免费三级电影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免费,中文字幕亚洲视频专区,久久久久内精品视频